很多人箍牙就是想有一棚齊整潔白的牙齒,給人良好的印象,增加自信。拆箍的一刻,大家都會很雀躍,因為終於不用再換鐵線或戴牙套,而且外觀亦大大提升。然而,拆箍的一刻是否代表箍牙療程已經完結?原來很多人都忘記了箍牙後是要戴固定器為牙齒定位的。如果未有遵從醫生吩咐佩戴固定器,幾年後牙齒就有機會移位變得不完美,要改善的話就只有重新再接受箍牙療程了。
原來牙齒對本來的位置是有「記憶」的,箍牙後牙齒傾向移回原來的位置,如果沒有固定器固定,箍牙效果便會有反彈。這個牙齒位置的「記憶」因人而異,但一般來說,年紀越大箍牙,「記憶」便會越長。隨着隱形箍牙的普及,成年人箍牙的比例越來越高,因此佩戴固定器已成為箍牙療程不可缺少的部份。
箍完牙的咬合是否穩定也會影響移位的程度,如果咬合不對,會增加移位的機會。
另外,如果箍牙後因牙患而要脫牙,會增加可以讓牙齒移動的空間,又或者出智慧牙會將其他牙向前推,都有機會進一步加劇箍牙後走位的情況。因此,建議每天佩戴固定器至少8小時,如果發現固定器變緊,更要加時佩戴,以維持箍牙的效果。
箍牙後走位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重新箍牙,幸好現在市面上推出了不少簡易版的隱形箍牙療程如Invisalign GO, Invisalign lite等,讓很多人可以用傳統箍牙療程一半甚至更低的價錢去重新箍牙。至於什麼方法比較適合,最好都是請教牙科醫生的專業意見,切勿相信坊間的自助式箍牙療程,以免得不償失。